2008年10月18日 星期六

My dear students(II)

孩子:
最近看到群聯總經理潘建成的專訪,他是馬來西亞隻身來台求學的第三代華僑,從小家境並不富裕,但他卻與其他四個平均年齡只有三十歲、交大電機控制系畢業的學長、學弟創業開發出台灣第一支的隨身碟,即使創業過程並不順利,但他說:「我就是有一股不服輸的個性」,所以他成為新竹科學園區最年輕的創業家、台灣最年輕的股王。他曾說過:「今天做的好是因為昨天做了對的事。」他也曾對著台下聽他演講的人說:「當年在台下聽演講,以為台上的人如同神話。但他不是神話,只是專心把事情做好。」他認為「只要專心把事情做對,下一個站在台上的,會是那個願意堅持、願意奮鬥的人。」
很多時候,我們只看到別人風光成功的那面,但是往往深入瞭解才瞭解成功的背後是已付出好多難以想像的努力,但即使瞭解,卻不是每個看完故事的人都有如此相同的一番作為,那你呢?你覺得自己是那個看完故事便忘了情節的人,還是領略故事的內涵、記取教訓的人呢?今天成績單回條上,有位媽媽寫道:「辛苦一陣子總比辛苦一輩子好。」老師也許沒有辦法百分之一百保證要你那麼辛苦讀完一年之後將來一定賺大錢之類的,但這一段走過的人生一定會給你一些啟示,你從中學到的知識也好、常識概念也罷、或是努力堅持的精神、甚至面對挫折再站起來的經歷都好,一定會在你以後某段人生當中有些作用的,所以請不要輕易就放棄好嗎?更不要因為太累了,就選擇草率敷衍的態度來面對好嗎?
曾經有老師說,講義答案一定要收回來,否則學生一定不會自己完成,一定都是用抄的,即使多年的教書經驗告訴我那些話並沒錯,但我仍選擇相信你們不會如此依賴答案的,書是為自己念的,即使老師看到了你填了滿滿答案的講義又能如何?最後的結果,你終將自己承受不是嗎?謝依旻不到20歲,成為日本最強的棋王,風光的背後,累積著不間斷的練習。曾經想要放棄,父親不捨她飽受沈重壓力,說了一句:「一切決定在於自己。」讓她決定是否繼續棋藝之路。好強的謝依旻決定咬牙撐過,才有今日在日本的優異成績。那你呢?這一秒或下一刻你為自己做了怎樣的決定呢?
最近聯絡簿上我看到一段話,「原來19班的同學既是競爭的對手,也是一起努力的朋友、伙伴!」或許,這段時間你們當中還是有些人對彼此的作為有些誤會,正經歷所謂的磨合期,但請記得,多看看對方的優點,不要只想放大缺點,因為藉由學習對方的優點,也是讓我們自己更好的方法。19與20班的班風並不相同,所以誤會難免,我相信並期待你們找到合適的相處方法,希望每個人都能領略到上面那句話的意義。 07/30/2008

沒有留言: